当地时间7月13日,由美澳主导,涵盖19国、超过3.5万兵力参与的“护身军刀”军事演习在澳大利亚启动。
作为美澳两国举办的“规模最大、最复杂的”多国联合军演,本次演习因规模上升、范围扩大、科目增加受到关注,其“小动作”也引发国际社会对地区安全问题的持续警惕。
多个“首次”
13日,“护身军刀”军演在澳大利亚“阿德莱德”号战略投送舰上举行启动仪式。
“护身军刀”始于2005年,由美国和澳大利亚主导实施,每两年举行一次。本次军演预计持续至8月4日,其多个“首次”、“之最”引发外界关注。
首先,参演规模达到历届最大。本次参演国家包括美澳达到19个,相比2023年增加6个,包括英国、日本、加拿大、德国等,另外马来西亚和越南作为观察员参加。总体兵力规模也增至3.5万人。
按照组织方的说法,“护身军刀2025”是澳大利亚举行的有史以来规模最大、最复杂的作战演习。
其次,军演范围迎来首次重大拓展,从印度洋的圣诞岛一直延伸至6500公里外的珊瑚海。这标志着此次军演将首次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近海举行,这也是该军演首次拓展到澳大利亚境外。
演练科目同样出现多个“首次”。除了包含野外训练、两栖登陆、空战、海上作战等常规科目富明配资,以及固定翼和旋翼飞机、火炮等多种装备的实弹射击外,此次军演新增了网络战、人工智能军事化应用等演练科目。
同时,美国陆军将首次在演习期间测试“联合战区配送中心”的新能力,包括运载大量物资的水面舰艇停靠等,以实现在太平洋战区前沿有效预置装备和物资。
美国陆军还将首次进行“堤丰”中程导弹系统在太平洋地区的实弹发射。
此外,多国派出主力大型战舰参演。
澳大利亚、美国、英国和日本均有两栖攻击舰或航母等亮相,如英国的“威尔士亲王”号航母、美国的“美国”号两栖攻击舰、澳大利亚的“阿德莱德”号战略投送舰等,日本则派出“伊势”号直升机母舰。
另外,澳大利亚配备的UH-60M“黑鹰”直升机和精确打击导弹系统,也成了本次军演的关注点之一。
在接下来的三周里,参演官兵将在澳大利亚包括昆士兰、新南威尔士州等地区及巴布亚新几内亚展开各项训练。
释放多重信号
有分析指出,这场规模“前所未有”的军演释放出多重信号:
其一,在中美关系复杂博弈、台海局势暗流涌动、南海争端持续发酵的背景下,美澳牵头举办史上最大规模联合军演,向外释放战略信号——印太地区仍是其同盟体系的“利益核心区”。
其二,军演范围向北拓展的动作极具敏感性,尤其是其囊括了澳西北部的圣诞岛。一方面,美军及其盟友可以从此处向南海、东海等方向投送兵力。另一方面,圣诞岛可成为美国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等国在该地区发起演习的一个重要前进基地。
其三,军演邀请包括马来西亚、越南作为观察员的举措,暴露出美澳意在强化与东南亚国家的安全合作,借助“软硬兼施”的方式扩大其影响力。
此外,和“护身军刀”同步展开的,还有“太平洋坚定力量”演习以及美国空军“竹鹰”演习。多场军演在时间与地域上形成联动,正引发国际社会的持续警惕。
刻意提及中国
值得注意的是,“护身军刀”军演中,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刻意提及耐人寻味。
澳大利亚国防工业部长帕特·康罗伊在开幕式前称,中国监视船只曾在过去四次该系列军演期间现身澳大利亚海岸附近,预计此次仍会监视,还表示“将相应调整演习方式”。
军事专家张军社接受《环球时报》采访时表示:“即使中国海军派出舰船到美澳演习附近活动也是正常的,中国和其他国家一样,享有航行自由的权利。中国海军舰船在海上的行动,一贯都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。”
外界指出,美澳联合多国扩大军演规模、拓展地域范围,本就带有针对地区大国的地缘博弈色彩,却对中国正常的海上活动说三道四。这恰恰暴露了美澳针对中国的潜在意图,将话题引向中国的背后实则是“做贼心虚”。
(编辑邮箱:ylq@jfdaily.com)富明配资
加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